資訊詳情
水生動物
2019-03-24
定義
水生動物即生活在水中的動物,大多數(shù)是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未曾脫離水中生活的一級水生動物,但是也包括像鯨魚和水生昆蟲之類由陸生動物轉(zhuǎn)化成的二級水生生物。后者有的并不靠水中的溶解氧來呼吸。按照棲息場所可分為海洋動物和淡水動物兩種。在脊椎動物中,由于體液的滲透壓一般介于海水和淡水之間,故在體液滲透壓調(diào)節(jié)機制方面海洋動物和淡水動物之間具有相反的情況水生動物最常見的是魚,此外還有腔腸動物,如???、海蜇、珊瑚蟲;軟體動物,如烏賊、章魚;甲殼動物,如蝦、蟹; 其他動物,如海豚(哺乳動物)、龜(爬行動物)等其他生物。
我國現(xiàn)狀
我國是世界上水生野生動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在世界生物多樣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據(jù)調(diào)查,我國水生動物近兩萬種,其中海洋水生動物約1.62萬種,淡水水生動物約3300種。但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我國水生野生動物資源數(shù)量正急劇下降,一些珍稀物種的種群數(shù)量不斷減少,有的甚至瀕臨滅絕。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部分,已有92種魚類被列為野生絕跡、瀕危、易危、稀有等級。
我國自然保護區(qū)
截止到2010年6月,我國共建立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qū)200多處,野生動物救護繁殖基地250多處,收集了600多種、19萬份瀕危野生動物基因樣本。
目前,我國共建立國家級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qū)16個,包括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鰭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鴨綠江上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陜西隴縣秦嶺細(xì)鱗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湖南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等。
白鰭豚
功能性滅絕
白鰭豚亦稱:白鰭鯨、白鰭、白旗、白夾、青鰭、江馬、中華江豚、揚子江豚及長江河豚等,它們在地球上已經(jīng)生活了2000萬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豚類,也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僅產(chǎn)于長江中下游。20世紀(jì)70年代,仍有數(shù)百條存活,在80年代由于種種原因,白鰭豚種群數(shù)量銳減,2002年估計已不足50頭,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另據(jù)統(tǒng)計,長江下游水域中意外死亡的白鰭豚,有三分之一是被輪船螺旋槳擊斃的。最后一次得到證實是在野外發(fā)現(xiàn)白鰭豚,是2004年8月在長江南京段發(fā)現(xiàn)的一頭擱淺死去的尸體。在2007年8月8日,《皇家協(xié)會生物信箋》期刊內(nèi)發(fā)表報告,正式公布白鰭豚“功能性滅絕”,震驚全世界。大家痛惜,長江女神走了,不會回來了。但目前,仍有各界為“白鰭豚是否還有個體幸存”而努力探尋,祈求它們歸來,即使希望渺茫。

中華鱘
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大型溯河洄游性魚類,以浮游生物、植物碎屑為食,分布于長江、珠江、錢塘江和閩江。中華鱘在分類上占有極其重要地位,是研究魚類演化的重要參照物,在研究生物進化、地質(zhì)、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變遷德國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學(xué)價值和難以估量的生態(tài)、社會、經(jīng)濟價值。但由于種種原因,這一珍惜動物已瀕于滅絕。目前僅長江中下游及近海水域尚有發(fā)現(xiàn),其他江河中已絕跡。

中華白海豚
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中華白海豚(學(xué)名:Sousa chinensis),屬于鯨類的海豚科,是寬吻海豚及虎鯨的近親。很多市民及漁民均以為中華白海豚是一種魚類,其實它們和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和人類一樣恒溫,用肺部呼吸、懷胎產(chǎn)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兒。
中國的最早的發(fā)現(xiàn)紀(jì)錄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廣東珠江口一帶稱它為盧亭,也有漁民稱之為白忌和海豬。雖然名為"白海豚",然而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體呈深灰色,年青的會呈灰色,至于成年的則呈粉紅色。
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中華白海豚在中國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沿海,據(jù)文獻(xiàn)記載,最北可達(dá)長江口,向南延伸至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和廣西沿岸河口水域,有時也會進入江河。

長江江豚
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長江江豚(學(xué)名: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 )是江豚的指名亞種。體型較小,頭部鈍圓,額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闊,上下頜幾乎一樣長,吻較短闊。全身鉛灰色或灰白色,體長一般在1.2米左右,最長的可達(dá)1.9米,貌似海豚。
通常棲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淡水中生活,喜單獨活動,有時也三五成群,最多的有過87頭在一起的記錄。長江江豚性情活潑,常在水中上游下竄,食物包括青鱗魚、玉筋魚、鰻魚、鱸魚、鱭魚、大銀魚等魚類和蝦、烏賊等。分布在長江中下游一帶,以洞庭湖、鄱陽湖以及長江干流為主。
2013年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 紅色名錄極危物種;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瀕危物種。

關(guān)鍵詞:
熱門活動
徹底火了!長沙海底世界這是要逆天??!國慶整出這么多“神仙玩法”!
2025-10-04

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了解熱門的活動

掃一掃二維碼
手機官網(wǎng)

掃一掃
微博二維碼
